新樂市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報告
一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
2021年是市委的正確領導下,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,全市上下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,科學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搶機遇、拼項目、優服務、促生產,全市經濟逐季平穩恢復、穩中加固,民生社會事業取得新成效,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、進中提質,為“十四五”新征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2021年,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.5%,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.8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.9%,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.7%,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9.3%,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.8%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8%,節能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均完成石市下達任務目標。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是“十四五”規劃開局之年。在上級黨委政府和
(一)產業經濟持續壯大,發展質量穩步提升。一是農業生產穩步發展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,糧食總產達到7億斤。“西瓜小鎮”博覽館、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、九歌生態農牧產業園等項目穩步推進,蓬園萬頭母豬養殖場竣工。石家莊市級以上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分別達到48家、31家、27家、12家,獲評“河北省農業產業化先進縣”、“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”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20萬畝、流轉率52.8%。邯邰鎮小流村西瓜產業入選2021年度河北省“一村一品”十大典型案例。二是工業經濟提質增效。實施工業技改項目109項,完成投資27.18億元;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家,16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倍增,產值過億元企業達到31家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7家、高新技術企業16家。三是商貿服務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。落實《新樂市關于加快推動商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,全力扶持規上服務業和限上批零住餐企業發展,規上服務業和限上批零住餐企業分別新增5家和7家;伏羲上古文旅小鎮、四館一中心開工建設,中墾三農、菜籃子物流等項目穩步推進,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0%以上。
(二)項目建設強力推進,支撐作用顯著增強。一是項目建設順利推進。實施重點項目76個,完成投資78億元,龍輝機械等11個項目竣工投產,農光互補光伏發電等36個項目開工建設。組織4次集中開工活動,91個項目開工建設,開工項目數量和產業類項目數量在石家莊市名列前茅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8個、總投資達133.6億元。二是項目爭取力度加大。2021年,列入石家莊市重點項目19個,總投資45.06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21.7億元,完成投資42億元,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93.5%。其中,列入省重點項目4個,總投資10.71億元,年度計劃投資4.5億元,完成投資5.45億元,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21.1%。緊盯國家政策機遇謀劃項目,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、專項債券等各類資金21.66億元。三是園區能級加快提升。落實加快開發區創新發展提升能級若干措施,開發區入駐企業達到132家,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6%。開發區獲評河北省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單位,華寶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應急物資生產能力儲備基地。
(三)城鄉建設統籌推進,基礎設施日臻完善。一是城市形象品味顯著提升。木刀溝濕地公園順利開園,圖檔大廈、四館一中心、黨校遷建等工程有序推進。三元路高架橋順利貫通,改造了北環路等道路,新增免費停車位1880個,新建改造健康步道13公里。改造了10個老舊小區,啟動了9個城中村改造項目。新鋪設了長楊路雨污水管網,完成了4個城市易澇點整治工程。改造提升了5條道路照明、城市出入口夜景,伏羲南巷成功創建石家莊市精品街道。實施了民心公園、南水北調綠廊等園林綠化工程,新增綠地面積19.8公頃,體育公園成功創建河北省四星級公園。強力開展私搭亂建、違章建筑專項整治,拆除違建20.9萬平方米,市容市貌得到有效改善。二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。實施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,完成3條農村公路改造工程,重修破損街道約8萬平方米,硬化巷道近3萬平方米,被認定為河北省縣級城鄉客運一體化試點縣。完成農村改廁15020座,新建美麗庭院942個、精品庭院191個,邯邰鎮五里鋪村被認定為省級森林鄉村。
(四)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加強,生態環境持續向好。成功退出全省“倒四十”,PM2.5濃度、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分別下降23.73%、18.53%,優良天數達到242天,比上年增加34天。完成8類16項白洋淀上游水污染治理任務,地表水斷面達標率100%。健全了打擊河道內非法采砂長效工作機制等6項制度,建設了“智慧水利”河道智能監控平臺,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砂行為。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換,完成自備井關停任務,河道生態補水4.8億立方米,實施旱作雨養項目1萬畝,沙河27.7公里全部形成水面,地下水水位明顯回升。推廣生物有機肥3000余噸、水肥一體化高效施肥技術7600畝,化肥利用率和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%以上。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工作,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6.8%。完成營造林6210畝,超額完成造林綠化任務。
(五)重點改革持續深入,營商環境不斷優化。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專項行動,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取消行政審批事項84項,產業類項目申報材料由原來的55項壓縮至40項,企業開辦實現了“一個工作日辦結”,市場主體達到38750戶,比上年增加6228戶。暢通服務企業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解決企業發展問題152個。用好“5·18”廊坊經洽會等重要平臺,推動簽約項目落地,全市實際利用外資2626萬美元,增長28.9%。
(六)社會事業均衡發展,民生福祉大幅增進。堅持科學精準防控,嚴格落實“十個常態化”30項防控措施,完成115萬劑次疫苗接種。實施了20項民生工程、10件民生實事及625件惠民實事。城鎮新增就業4277人,農村轉移勞動力3278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37%。新增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481人,參保率達到99.57%。改造提升康復護理型床位623張,新增養老床位140張;新增10家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,實現了全市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站全覆蓋。160個行政村、18個社區全部建立綜合服務站,消除了基層政務服務空白。新改擴建新樂一中體育場、西岳村等10所中小學及幼兒園,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6%。市醫院被評為“石家莊市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”,中醫院入列河北省第三批防治卒中中心單位,慢性病示范區創建順利通過省評估驗收組驗收。新增1家五星級、2家三星級嬰幼兒照護示范機構。被確定為河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,文化館獲評國家一級文化館。穩步化解26個房地產項目遺留問題。完成231個智慧安防小區建設。全力做好安全生產、食藥品安全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、掃黑除惡、信訪維穩等工作,社會大局持續保持穩定。
總的來看,2021年全市經濟社會保持了總體平穩、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,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。經濟總量小,大項目好項目少,產業特色不明顯,產業競爭力還不強,有效投資支撐力不足,保障改善民生、基礎設施建設、公共服務仍存在一些短板,尤其是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,全市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,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。對這些問題,我們必須高度重視,堅持問題導向,采取有力措施,認真加以解決。
二、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
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,也是新樂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、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。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在市委堅強領導下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扎扎實實做好今年各項工作,全力以赴推動綜合實力爭先進位!
為此,確定2022年的主要預期目標為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.5%以上、力爭實現兩位數增長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%以上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.5%以上,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.5%以上,進出口總值增長6%以上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%以上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%以上,主要污染物減排達到省市控制標準。
三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
(一)構建現代產業體系,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,堅持扶引大龍頭,培育大集群、發展大產業,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、產業鏈現代化,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。一是堅持鄉村振興,提升現代農業水平。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,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7億斤以上。加快現代農業發展,重點推進西瓜小鎮建設,推動溫室大棚提檔升級,打造精品西瓜產業基地和高油酸花生種植示范基地;新發展石家莊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、農民合作示范社4家、家庭農場示范場10家,進一步提升現代農業水平。二是堅持產業強市,聚力工業振興。全面提升創新能力,加大科技研發投入,加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,實施高新技術企業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,加快創新平臺建設,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家、“專精特新”企業6家以上、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40家、爭創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家、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%以上、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500萬元,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%。全力做強主導產業,支持華寶、久樂、三元、鑫樂醫療等骨干企業抓轉型、搞技改、創品牌、提質量,加快公共衛生應急產業基地、華寶一次性耗材等項目建設,推動裝備制造、綠色食品及現代醫藥、文化創意、現代商貿物流等產業盡快形成產業集群,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。年內,力爭裝備制造和現代醫藥產業營業收入增長15%以上,食品加工和商貿物流產業營業收入增長13%以上。培優傳統產業,以我市防水卷材、石雕、電熱制品、燈具等特色傳統產業為重點,更新設備、改進工藝,實施“百企轉型”、質量提升行動和產業基礎再造工程,向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、融合化變革。三是堅持三產提質,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。加快伏羲上古文旅小鎮、東方藝術小鎮等項目建設,進一步培育壯大文化創意產業;以新華廣場、信譽樓、金地國際電商物流園為基礎,規劃發展區域性商貿中心,同時加快中墾三農、菜籃子等項目建設,培育壯大現代商貿物流產業;積極培育直播帶貨等新業態,構筑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,確保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.5%以上。主動融入自貿區正定片區和石家莊臨空經濟區建設,多措并舉穩定外貿,支持華寶等外貿優勢企業做大做強,力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%以上。
(二)強化項目拉動作用,夯實發展后勁基礎。一是加強項目謀劃。實施精準招商,圍繞“2+2”現代產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,對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,圍繞京津、長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區開展招商活動,瞄準國際國內500強和延鏈補鏈的大企業、大集團,著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、好項目。全年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2個,5億元以上項目10個。二是強化項目調度。全面落實項目分包責任制,對76個重點推進項目精準搞好協調服務,逐一研究解決影響項目簽約、開工、建設進度的突出問題,力促項目早簽約、早進場、早開工、早投產。重點是力促中盛保隆新樂·北斗高科技產業園等44個項目及早落地開工;確保華寶醫療一次性耗材等30個項目建成投產。三是著力推進開發區提檔升級。進一步完善園區道路、供熱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,打造堅強的配套能力。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,進一步提高服務項目水平,推動開發區向提質、擴量、增效。力爭開發區營業收入增長20%以上。
(三)提升城鄉建設品質,推動區域協調發展。一是高質量編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,構建“多規合一”、科學完備的規劃體系,實現與空港規劃的有效銜接。二是推進城市更新,全力推進四館一中心、市委黨校遷建、伏羲大橋等46個重點工程建設。加快推進棚戶區、老舊小區、城中村改造和公共停車建設。推進三元路、久樂北街等道路建設,進一步優化城市路網。三是常態化開展市容市貌、環境衛生、廣告牌匾、交通秩序、私搭亂建、違章建筑等專項整治行動,精細推進城市治理工作。四是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,年內改造農村戶廁2000座,改建農村公路42公里、農村電網改造35公里,完成10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,推進鄉鎮污水管網建設,創建省級美麗鄉村30個。
(四)堅持綠色生態優先,不斷強化環境治理。一是持續強化大氣污染治理,圍繞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穩定退出全省“倒四十”目標,扎實開展“三收三清”、“洗城降塵”、重型車輛管控等15項專項行動,不斷提升大氣污染治理現代化水平。全面加強建筑工地、國省干道、物料堆場、裸露地面等重點領域揚塵管控,強化重型柴油貨車管控,最大限度降低污染源。確保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、PM2.5濃度均完成省市下達任務目標。二是全面加強水污染治理,嚴格落實河長制,扎實推進大沙河、木刀溝“兩河”生態修復,大力推進白洋淀上游流域綜合治理,積極推進第二污水處理廠尾水濕地建設,確保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穩定達標。深入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,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。三是統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,健全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長效機制,完成新化公司拆遷后土壤修復工作。開展國土綠化行動,年內新造林200畝、森林撫育5000畝。四是深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,持續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,支持有條件的重點行業、重點企業率先達峰。確保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、值能耗下降率,用水量下降率達到省市要求。
(五)聚焦重點領域改革,持續優化營商環境。持續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圍繞“辦理環節簡化、申報材料壓減、辦事時間壓縮、經營成本下降、項目審批提速、群眾辦事方便”的要求,深入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提升服務標準化水平,實現更多事項網上辦理。持續深化金融財稅改革,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,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、擴面、降價。持續深化“四醫聯動”改革,解決群眾看病難、看病貴問題。對標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,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、包容開放的人文環境。認真落實國家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,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、恢復發展。常態化開展企業家·市長懇談會、市民代表·市長懇談會,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,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。
(六)聚心民生實事,持續增進民生福祉。常態抓好疫情防控,全面落實疫情防控責任,抓好人、物、環境同防,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,確保疫情可防可控、精準防控。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、持續增收。實施新興路小學等8所學校改擴建項目,進一步擴充優質教育資源。鞏固省級慢性病防控示范區創建成果,支持市醫院爭創省級、石家莊市級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樣板醫院,謀劃推進市醫院三級醫院建設。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,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,力爭圖書館申創國家一級館。抓好就業創業工作,健全完善殘疾人、城鄉困難人員幫扶政策,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500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.5%以內。實施全民參保計劃,力爭社會保險法定人群應保盡保、應繳盡繳。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,強化特定人群基本生活保障。謀劃建設老年養護院和兩家區域性特困供養機構,進一步提升養老供養能力。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,著力緩解新市民、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。持續開展金融、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,扎實做好道路交通、燃氣、危化品、防火、防汛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工作。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協調解決機制,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。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,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工作。積極做好民族宗教、防災減災、殯葬、婦女兒童、殘疾人等各項工作,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。